Shanghai Lvle Bio-Tech Co.,Ltd?
眾所周知,中國占世界耕地的7%,人口占世界人口的22%,7%應對22%,付出的代價則是土壤的過度耗竭。我們更需要健康、肥沃的土壤用于可持續的植物生產,更需要解決畜禽廢棄物的資源化利用來保駕動物的可持續生產。
面對環境保護、可持續動植物生產加之國家政策的引導,大家的目光更多地匯聚在了商品有機(類)肥料產業,并且堅信它正在成為我們國家的一個新興肥料產業。
中國每年會有6000萬噸養分的農業有機廢棄物產生,如果全部還田,至少能節省大約50%的化肥,減少化肥使用,增加有機肥料,也源于為降低土壤所承受的壓力。
我們國家的耕地質量形勢不容樂觀,土壤養分轉化慢、污染物積累、作物土傳病害頻發成為了影響耕地質量的三大障礙,其中最核心的問題是土壤生物功能在下降。
研究發現,調控(根際)土壤微生物區系對作物高產和安全生產能夠起到“四兩撥千斤”的作用。就是說微生物對培肥土壤、對作物高產的作用不可估量。問題是如何來調控土壤微生物區系,幫助我們同時實現當季作物高產優質、又能持續保育土壤的雙重目標。——沈其榮
▼問:植物根系與微生物之間的互作關系關乎作物生長的好與壞,這其中是怎樣的科學原理?或者說要進行怎樣的科學把控才能達到我們想要的目的呢?
沈其榮:研究其中的作用機理是一方面,但是最終我們是要調控它,運用到生產實際中去。更確切的表達是前者為認識世界,后者為改造世界,而認識世界是為了改造世界,不是為了發幾篇SCI論文。怎么調控(根際)土壤微生物區系就涉及到用什么樣的肥料問題了。這種肥料一方面是把土壤中現有的好的微生物讓它長得更快,另外一方面把土壤中缺的這些好的微生物,想辦法引進去,給它們“啟動費”、給它們“住房”、還給它們解決“老婆工作孩子上學”問題(相伴微生物),這就需要通過大量篩選、獲得更好的外源微生物資源(圖2),進而研究這些外源微生物的生理(營養特征)生態(土壤環境)條件,使它們進入一個陌生環境而不孤單,讓它們進入土壤后能夠如魚得水,全身心投入工作,這就是我們調控土壤微生物區系的工作思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