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hanghai Lvle Bio-Tech Co.,Ltd?
在 1980 年中國農業(yè)環(huán)境報告中,我國鎘污染農田面積達到 9333hm2,超過10000 hm2土壤中鎘含量范圍為1~10 mg kg- 1,遠遠超過了國家土壤環(huán)境二級質量標準限定值0.3 mg kg- 1。 鎘是一種有毒痕量元素,在聯(lián)合國環(huán)境規(guī)劃署和美國國家環(huán)境保護局( OEPA)優(yōu)先污染物名單排名中分別列為首位、第六位。 鎘在土壤中蓄積性強、遷移能力強,能影響深層土壤。土壤鎘污染主要來源于礦業(yè)冶煉、工業(yè)廢水及廢棄物排放、含鎘電鍍材料與顏料的生產和使用。
土壤鎘進入人體的途徑主要有三種方式:食物攝入、皮膚接觸、 吸入大氣中含鎘顆粒,而土壤鎘主要通過食物攝入威脅人體健康。 鎘在人體中的半衰期長達20~40 年,可引發(fā)“ 骨痛病”和腎損害等癥狀,聯(lián)合國糧農組織和世界衛(wèi)生組織(FAO/WHO) 建議正常成人每天攝鎘量為 59 ~ 71 μg。 可見土壤鎘污染問題極為嚴重,一旦土壤出現(xiàn)累積鎘趨勢,勢必影響土壤微生物新陳代謝機制,毒害農作物的生長,潛在威脅人體健康。 隨著城鄉(xiāng)居民對生活健康質量安全性問題的理解日益增強,對土壤質量安全問題更加重視。 因此,如何 修復鎘污染土壤及其影響因子等問題備受國內外學者們的關注。
重金屬污染土壤的處置是一項耗資巨大而又艱巨的任務,為提高重金屬污染土壤的修復效果,使用范圍較為廣泛的土壤改良劑主要包括有機類、無機類等材料,其中,因有機質與土壤鎘存在一定相關關系,對鎘的親電性較強,能夠定量地測定土壤鎘含量,又對鎘污染土壤修復影響效果最佳及經濟高效等優(yōu)點而備受廣泛關注與應用。 目前能夠系統(tǒng)介紹有機質對鎘污染土壤的影響機理及其適用條件、 影響因子的文獻較少,鑒于此,本文通過相關文獻整理、工作經驗等途徑系統(tǒng)地概述了有機質對鎘污染土壤的影響機理、影響因子,評述了有機質在實際應用中存在的問題及展望。
1 土壤有機質的來源及組分
土壤有機質泛指土壤中主要來源于生命的物質,包括腐殖質、生物碳、可溶性碳和可氧化碳等。 不同有機質來源類型對鎘在土壤中的生物有效性影響存在差異,按其來源可分為外源有機質與內源有機質兩類:外源有機質主要指通過施肥、 堆肥等方式獲取的含有較多有機質的有機物料( 如豬、雞糞等糞便或稻草等植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