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hanghai Lvle Bio-Tech Co.,Ltd?
稻-稻-冬閑(冬泡)種植方式容易造成土壤耕層板結,理化性狀變劣,嚴重限制水稻產量的提高。合理的耕作制度是“以田養田”、“以地養地”。水田冬種綠肥,即把綠肥作有機肥施用,這樣可以在高產穩產的同時改善和提高土壤肥力,因為綠肥具有更新土壤腐殖質、提高土壤有機質、改善土壤理化性狀和提高土壤磷有效性等作用。目前,多見的綠肥品種是紫云英,通過稻-稻-紫云英輪作方式提高土壤肥力和增產潛力。
根據多年來的種植實踐,紫云英與水稻的共生期以25 d左右為宜,最佳播期在9月25 日~10 月5日。播前2~3d應復水潤田,待田間水自然落干后立即人工撒播,撒播后立即用人工拉一根略長于田寬的繩子,沿田塊兩邊田埂同向走動,拖拉水稻莖稈一次,確保紫云英種子掉落于泥土。10月25日前收獲的水稻田,紫云英播種時間一般在9月底~10月初,10月底~11 月初收獲的水稻田,紫云英播種時間一般在10 月初~10 月5 日,最遲不過寒露。
一般播種量為2~2.5 kg/667 m2,瘦田和遲播的田可增至 4 kg/667 m2,確保基本苗不少于30 萬苗 /667 m2。開溝為紫云英冬發根及根瘤菌活動創造良好的環境條件。入冬前施三元復合肥7.5~10 kg/667 m2,充分促進地下部分生長,為春發作準備。立春后,紫云英地上部分開始快速生長,此時應及時追施苗肥,一般施尿素5~7.5 kg/667 m2,促苗多生快發,提高鮮草產量。
紫云英的種植與施用能較快提高土壤有機質、全氮、堿解氮和有效磷含量,使土壤有機質累積最快,增產潛力最大,也最需要外界鉀素的補充。水稻產量的穩定提高和土壤有機質及有機質活性的增加,對農業可持續生產具有重要意義,稻-稻-紫云英輪作是一種相對較好的種植模式,值得推廣。